新闻中心
法润乡土
为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持续推动矛盾纠纷从末端成诉向前端治理、多元化解转变,2月5日下午,浦口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年度《永宁街道辖区涉诉案件态势分析及诉源治理白皮书》,并通报诉源治理典型案例。江苏法治报、法治日报、南京日报、龙虎网、南京电视台、浦口融媒体中心等多家媒体参加发布会。
会上,浦口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徐小虎通报了永宁街道辖区涉诉案件审判工作及诉源治理情况,永宁街道党工委政法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张国林通报了永宁街道诉源治理工作情况,浦口法院永宁法庭庭长鄢志文通报了4起永宁街道辖区诉源治理典型案例。
同比收案呈现下降趋势
诉源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白皮书显示,浦口法院2023年新收永宁街道辖区民商事案件同比下降了2.07%;审结案件中约44.37%的案件以调解或者撤诉方式结案,调解撤诉率、简易程序适用率及平均审理天数等审判指标与去年相比均有所提升。2023年,浦口法院成功化解永宁街道辖区诉前案件261件,指导永宁街道司法所化解矛盾纠纷305起,切实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辖区内诉源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案件呈现一定的区域特点
主要案由以合同类纠纷案件为主
白皮书对辖区内各社区所涉主要案由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合同类纠纷占比较大,人身关系、侵权类纠纷案件数量相对较少。案件数量最多的是买卖合同纠纷,集中出现在建筑器材设备、苗木种植、水产养殖等行业,民间借贷纠纷次之,这与街道家庭农场、个体经营户较多有关,且存在传统民事借贷向商事借贷转向的趋势。另外,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劳动争议、离婚纠纷出现在街道前五位高发案由中。
永宁法庭诉源治理工作机制
白皮书介绍了浦口法院诉源治理的工作机制及成效:多元解纷,加强诉源治理;品牌建设,提升诉服效能;审判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能动司法,延伸审判职能。
同时,结合永宁街道案件审判态势及诉源治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向街道提出如下工作建议: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发挥矛调中心解纷功能;进一步加强网格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永宁街道对永宁法庭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要继续传承和创新“枫桥经验”,以创建零访社区、零访街道为重要抓手,积极支持“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扎实推进街道“1+5+N”工作模式和社区“1336”工作模式,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
此次发布会还发布了4起涉不同领域、不同解纷主体参与矛盾化解的诉源治理典型案例。选取其中两例予以刊载:
案例1
“法院+仲裁+调解”,劳资权益保障并重——沈某等2人与某健康管理公司劳动争议案
案情简介
沈某等2人与某健康管理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沈某等2人申请劳动仲裁后,仲裁委作出仲裁裁决。后某健康管理公司以仲裁送达程序不合法导致裁决结果有问题为由请求不予执行,法院经审查认定仲裁委在送达程序上虽尽了义务但未能穷尽措施,确实存在错误,故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书。沈某等2人起诉至法院,要求某健康管理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加班工资及未休年休假工资等。调解员接到两案后,在仲裁裁决书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提炼案件的关键要素,制作要素式统计表格,组织双方进行对账,确认公司应当支付的剩余工资,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两案在诉前调解阶段得以顺利化解。
典型意义
仲裁裁决书的执行必须以程序合法为前提并予以严格审查,以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充分运用“法院+仲裁”对接平台,对于仲裁已经查明的内容,可作为案件调解的基础事实,引导调解方案,防止矛盾激化。本案中,调解员充分运用要素式审判工作法,提取劳动争议案件的关键要素,以仲裁查明的事实为基础,组织各方当事人对加班天数、工资标准进行核对、确认,最终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并通过出具司法确认书予以“托底”,确保纠纷得以妥善解决,达到定分止争的效果。
案例2
巡回审理赡养纠纷,以案释法和润民心——徐老太与朱某甲、朱某乙、朱某丙赡养纠纷案
案情简介
原告徐老太与丈夫朱大爷育有三个子女即大儿子朱某甲、二儿子朱某乙、女儿朱某丙,三子女均已成家立业。徐老太称自己体弱多病、丧失劳动能力,故起诉三子女要求履行赡养义务。为深入了解家庭矛盾,承办法官依托“宁心巡回工作室”到社区实地查看,与当事人谈心谈话,并邀请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调解员参与前期调解。经过数小时沟通,调解未成。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承办法官在侯冲社区广场进行了巡回审判,审理过程中充分听取了当事人诉求,同时也注重释法说理,向旁听群众传播孝道文化,最终在化解纠纷的同时,还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典型意义
人民法庭要立足审判职能,把诉源治理的触角再向前延伸,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进构建以和为贵、法德并济的基层治理体系。本案中,永宁法庭与街道社区联动对接,发挥网格员、调解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解纷作用,更有利于了解纠纷全貌;调解不成后依托“融合法庭”就地巡回审判,达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本案审理模式是永宁法庭深化诉源治理,实现“法润乡土、和伴永宁”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孝亲敬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力载体,案件充分发挥巡回审判、以案释法等法治元素与融合法庭的叠加效应,达到了“审理一案、影响一片、治理一方”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